首页 > 常见问题 > 详情

论文查重的误区与问题

2017-12-10 08:22:20   来源:PaperEasy论文降重   浏览:  次

论文查重的误区与问题
  论文查重是否准确、科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图书馆馆藏的数量和质量,并直接关系到图书馆的藏书建设和为读者服务的效果,因此搞好图书采访论文查重具有深远的意义。 在论文查重工作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和较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下面几点:

1 外延狭隘 
  很多图书馆论文查重时只限于第一种意义的论文查重。他们把内容近似甚至内容相同只是版本有别的书定义为非复本,使这些书就不能作为复本排除。例如,某图书馆先后26次订了十几个出版社出版的法国作家雨果写的《巴黎圣母院》,包括同一出版社不同时期出版的版本。这里面的主要问题是把不同书号的书都当作非复本购入,结果产生了大量实际意义上的复本,造成极大浪费。 
  2 没有考虑不同载体的互补 
  大部分图书馆采访时不考虑不同载体的互补,论文查重时只查同一载体的文献,从而造成了经费上不必要的浪费。虽然目前电子文献客观上还很难大范围替代纸本文献,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例如对高价书刊的采访,还是应该考虑电子书刊的替代功能。 
  3 几个极端 
  一是认为由单一途径论文查重,可减少漏检率。但是因为降低查准率,检出结果有不少信息垃圾,影响采访人员快速、准确地判断。偏好单一检索途径的另一种情况是采访人员图省事,检索时只选用一个检索途径进行论文查重,结果是把许多同名异书、同号异书的文献当作复本去重,遗漏了一些本该购置的重要文献。 
  二是认为同时由多个途径混合查检,可提高查准率。殊不知,由于书目信息不一定很准确,有时对于是否有复本还需要人工辅助判断。如果同时采用过多的限制条件来检索,就会造成不应有的漏检,从而重复购置复本。因此,采访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变换检索方式和检索词。 
  三是认为机检可完全取代人工识别,无需核对。事实上,虽然不少论文查重软件功能强大,但由于检索过程的复杂性,论文查重结果往往离不开人工判断。特别是碰到检索词错误或不规范的情况,容易出现同书异名、同名异书的情况,都需要人脑识别。 
  4 粗心大意 
  有的采访人员在论文查重时粗心大意,造成重订、漏订。对于国外作者由于音译、意译差别或输入字母、符号时大小写切换及全角半角状态不同等原因,录入的责任者也可能不相同;国内作者也会因本名或笔名等原因,同一责任者有不同的表示形式;同书异名、同名异书的情况也不少见,特别是翻译著作会因不同译者而采用不同的题名;有的采购系统没解决新旧ISBN号转换的问题,也需要论文查重人员细心辨识。 
  多卷集论文查重时如不细心核对,容易看错卷期,从而漏掉所缺卷期,重订已经入藏的卷期。同时,论文查重时不看复本数,不管是否需要补购复本,一概去重,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5 时间差导致重复订购问题 
  外出现采是图书采访的重要形式之一。由于在馆采访人员和外出采访人员同时办订,如未合理协调,外出采访的图书和订购数据滞后一段时间到馆后,可能会出现不少重订情况,这就是采访的“时间差”问题。解决的办法是外出采访数据在确认订购之前要连线馆藏采访库和中央书目库进行论文查重。没有条件在外连线的图书馆,相应时间内的在馆采访数据,要等外出采访数据论文查重确认后再发订。我馆使用汇文的无线外采软件,可随时上网连线本馆服务器进行论文查重,但有的书商的采集器只采集ISBN号,图书信息不全,所以仍会存在重订现象。 

㊣ 转载请附上文章链接并注明:论文降重 » 论文查重的误区与问题

㊣ 本文永久链接:http://www.papereasy.com/article/100.html

相关热词搜索: 论文查重 误区 问题 上一篇:论文查重检测系统平台汇总及比较 下一篇:论文查重的改进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