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见问题 > 详情

从知网检测系统分析论文初稿查重

2017-12-08 21:56:59   来源:PaperEasy论文降重   浏览:  次
从知网检测系统分析论文初稿查重
摘要:利用中国知网提供的知网检测系统(VIP5.1),对高校1907篇论文初稿进行筛查,以帮助高校进行稿件初审工作。通过其检测结果,分析文字重复比,复制内容,并针对不同情况探讨了论文初稿处理方式及结果。 
关键词:知网检测系统;学术不端;初稿
 
          学术不端是指违反学术规范、学术道德的行为,一些人在学术方面剽窃他人研究成果,使得学术风气败坏。而国际上一般用来指捏造数据(fabrication)、篡改数据(falsification)和剽窃(plagiarism)3种行为。近年来,学术不端行为在中国频繁发生,而且涉及从院士、 教授、副教授、讲师到研究生、本科生的各个层面。为此,针对中国学术界、期刊界的这一现状,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研制的知网检测系统应运而生,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并得到广大期刊编辑和一些高校的高度关注。目前国内有多家论文检测系统,除中国知网的VIP外,还有知网检测系统 (TMLC)、社科期刊知网检测系统(SMLC),以及万方、维普、龙源等。但知网检测系统VIP自2008年底开通以来,被全国各高校、科研机构、 出版单位广泛使用。目前国内多数高校图书馆都在使用该系统,帮助各高校图书馆有效的防止了一批存在抄袭、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行为的文献发表。科技期刊,尤其是学术期刊大部分受众是在校研究生,面对学术不端,从学生抓起,一方面是疏导教育,对在校学生,特别是研究生,进行学术规范、学术道德教育,防患于未然;另一方面是遏制不端,作为期刊编辑出版部门,编辑人员可利用现有的知网检测工具对来搞进行不端检测,对一稿多投、抄袭和侵占他人学术成果的这类文章从源头遏制住,打击当前学术界的弄虚作假的学术不端行为,净化学术空气,换学术界一方净土。科技期刊的科技论文初审工作是科技期刊编辑根 据所在期刊的办刊方针、报道范围、选题方向及栏目特色等对来稿进行的初步审读、筛选和评判的环节,是对文稿的学术价值、行文规范等进行考量和评价的过程。科技期刊工作审稿分为三级审稿,初审是第一级 审核,是评审稿件的基础,也是鉴别、判断稿件优劣, 亦为是否涉及学术不端的第一道关口。《生物技术通报》2008年改为月刊,2006年进人中国农业核心期刊,2008年进人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2015年进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生物技术通报》编辑部自2011年开始逐渐使用中国知网提供的科技期刊知网检测系统(AMLC)对来搞进行不端检测,共检测了1904篇稿件,确实发现一些不端问题,为编辑初审稿件带来便利,及时帮助编辑在初审中利用最短的时间批量筛选不合格稿件,并及时避免了涉及不端的问题稿件的发表。
 
1方法
进人中国知网学术不端科技期刊检测平台,上传需检测的文章,通过分析检测结果一文字复制比,判定初审稿件结果,及时处理退稿,退修稿件。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定量分析自2011年9月至今使用AMLC检测的1907篇稿件的具体情况,得出相关数据加以分析,发现问题,找出规律,解决针对性的问题,为期刊发展奠定基础。
 
2结果
利用AMLC得到检测结果中的文字复制比的高低是编辑判断来搞是否涉嫌学术不端的重要依据。但是, 各个编辑部对于文字复制比率高低的标准不同如《生物技术通报》的判定标准是,对文献复制比达到或超过30%的文章一般会选择退稿。但是,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分析如下院例如,文字复制比达到40%~50%的文章,认为有抄袭行为,可直接退稿。《生物技术通报》上传到AMLC的文章1940篇,实际有有效检测结果的文章是1907篇。2011年9月28日至今(2015年08月04),已对上传的1907篇来稿进行检测,结果如下,见附表。由于编辑部人员力量有限,故并不是每篇来稿都通过知网检测系统,因此,各个年份上传检测的稿件数量差距很大,例如,使用的第一年,即2011年检测稿件273篇,而2012年检测稿件1016篇,到2014年 只检测了 59篇,这有编辑部内部的原因。附表可知,2011年一2015年文字复制比在30%以下的文章分别为院273篇、1016篇、385篇、59篇及174篇;在50以上的文章分别为院55篇、173篇、50篇、6篇及14篇。由于2011年一2015年间每年检测的文章数量悬殊很大,但是从附图可以看出,文字复制比在30%以下的文章是逐年增加的,即文字复制比在50%以上的文章在逐年下降。
 
3讨论
在1907篇检测稿件中,检测结果为0的稿件由372篇,占总数的19.50%,对于这些稿件编辑基本上不再考虑学术不端问题,可以在审读后直接送审。但是,检测的复制比低的稿件并不意味着一点问题没有。 原因之一是知网检测系统并非没有漏洞,无懈可击,还存在很多盲区,也会有检测失真。俗话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有的作者在投稿前通过某种手段已经做了避免检测出重复文字;另外,期刊刊登稿件内容宽泛,几乎涉及生物学所有学科,相对来说,编辑非全才,因所学有限,难免发现不了的问题及有遗漏之处。这就需要编辑多与审稿专家沟通,通过结合专家回馈的审稿意见,再利用自身背景知识与经验仔细审核文章内容,争取最大限度发现问题,并与作者一起解决问题。对于文字复制比在30%以下、检测结果非0的稿件,尤其对文字复制比接近30%稿件十分审慎,并非机械的按照其是否符合划分标准而草率决定通过初审,而是视文章内容而定,如果是综述性文章,会根据检 查结果给出的具体复制文献的情况而定,若是集中复制1~2篇文章而达到高复制比则会考虑是抄袭问题而退稿,否则是具体情况酌情解决,联系作者修改;如果是研究报告类文章,编辑要仔细审读文章,具体分析是在材料方法中还是试验结果,亦或是讨论中出现文字复制比高的原因,一般情况下,如果是出现在讨论中,则跟作者交流沟通,请作者增加自己思考的内容,有自己的创新思想。但是,应该看到文字复制比50%以上的298篇,占总检测文章的15.62%,这类文章多数无疑属于学术不端,是严重抄袭或重复发表,通过对检测结果的进一步核查,可以很快在审稿系统中确认“退稿”。但AMLC并非无懈可击,它还存在很多局限性,例如, 孔琪颍等[5]指出,待检测文章、比对数据库及检测指标 等要素影响检测AMLC结果。因此,虽然检测结果文 字复制比高,但决不能简单的认为是学术不端,还是 应该考虑影响到AMLC的局限性,认真核查重复内容, 决不能因高复制比而轻易退稿,这对作者是不公平的。因《生物技术通报》的作者群80%以上是在校研究生,因此,在退稿意见中明确提出退稿原因,且善意 告知所引用文献(未著录)情况,既给作者以警示,也告知其如何修改稿件。从另一个角度看,在1907篇有效检测的稿件中有1609篇稿件的文字复制比在30%以下.占所检测文章 的84.37%,从图1中可以看出,从2011年一2015年 (8月初),来稿的文字复制比高的文章在逐年下降,分别为2011年的20.15%、2012年的17.03%、2013的12.99%、2014的10.17%下降到2015年的8.05%,是一个逐年下降的曲线图。总的来说,这是一个可喜的结果,说明期刊的作者群在学术论文写作方面的态度是严谨而诚实的。
 
4结论
虽然,知网检测系统在中国才实行了6、7 年,但是所取得的成效显著,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学术不端的行为。作为期刊编辑工作的辅助器,使得编辑初审工作节省了很多宝贵的时间,为编辑进一步处理稿件提供参考依据。但是,也要清醒的看到,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的不足之处,应该正确合理地利用其功能,再结合编辑自身的经验充分利用其他网络资源做好初审工作。这样 才能公平对待每一篇来搞,也是对作者劳动成果的尊重。既有效的遏制了学术不端稿件,在与作者的沟通过程中,帮助作者树立了正确的写作态度只有有效剔除学术不端稿件,又在无形中提高了期刊学术质量,最终的是为净化学术空气做出了贡献。

㊣ 转载请附上文章链接并注明:论文降重 » 从知网检测系统分析论文初稿查重

㊣ 本文永久链接:http://www.papereasy.com/article/86.html

相关热词搜索: 知网检测系统 学术不端 上一篇:知网、万方、维普和大雅论文相似性检测系统比较 下一篇:知网检测系统是治理学术不端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