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见问题 > 详情

中英高校学生论文抄袭规制的分析比较

2017-12-12 00:12:52   来源:PaperEasy论文降重   浏览:  次
中英高校学生论文抄袭规制的分析比较
摘要:通过对中国与英国高校对于抄袭问题进行规制的比较,分析了我国高校在学生论文抄袭问题上,从规定的宽严、规范的理解和责任的承担等方面与英国高校相比存在的差距。我国高校对抄袭的限制比较宽、学生和学校对于规范的理解不太精准,而且责任规定上也比较模糊、缺乏可操作性。通过与英国高校做法的比较分析,我国可借鉴期制度,进一步完善学生论文反抄袭制度。
关键词:抄袭;英国;比较
 
数据显示,“2012 年,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共组织审查学位论文2564 篇,查出195 篇学位论文涉嫌抄袭剽窃,占全部审查论文总数的7.6%;最后,19 人被取消了学位申请资格。”有人明确指出,“我国每年发表论文十几万篇、专著近万部,但其中90%没有什么创新,只是东抄西凑。”如此一来,学术道德就被忽视甚至是被有意遮蔽了。近来出现的大学副校长抄袭丑闻,在笔者看来,更能印证我国学者对待学术不端的漠视态度。而这种现象在大学生论文中更为明显。“先在校内知网上下载论文,然后挑挑拣拣,拣有用的段落拼凑成一篇,本科生不都这样弄吗”今年已经上研究生的小高,说起本科毕业时的毕业论文,认为“真像掩耳盗铃一样”。研究显示,“有的论文选题陈旧,重复前人的研究,缺乏创意,文章只是停留在一般性的介绍;‘论文’就变成了东摘西抄的“大拼盘”,没有自己的见解,研究主题不突出。”从主观方面看,学生本身能力、水平却有限制,使其完成的论文品质参差不齐。从客观上看,学校和教师对学生论文写作规范和诚信教育不足,不仅在平时学生完成课堂作业是作业时没有充分引导,在学位论文撰写之时也缺乏方法上指导。导致学生从根本上不了解论文写作的正确方法,没有规范写作的能力。致使学生论文中学术不端现象频出。
针对此问题,以下将采用与英国制度相比较的方法进行分析和阐释。
     
一、何为“抄袭”
何为“抄袭”?词典中的解释非常简单,我国法律中也尚无明确具体的规定。我国现行《著作权法》、《著作权法实施条例》中均无“抄袭”一词表述,《著作权法》中虽出现与“抄袭”具有相关性的“剽窃”一词,但并未具体描述其含义。在高校范围内,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风建设委员会曾采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1980 年出版的《版权和邻接权法律术语词汇》对“抄袭”一词的解释:“抄袭,一般理解为将他人作品的全部或部分,以或多或少改变形式或内容的方式,当作自己的作品发表。”在“2010 年高等学校科技工作会议中作为会议材料《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学术规范指南》发布。
 
二、规定宽严的差别
上文提到各高校的学位论文检测,这具体说是在面对抄袭或剽窃问题时,近些年来很多高校都开始使用各种检测系统软件进行“毕业论文抄袭检测”。同时,根据学校自身情况制定了检测结果认定标准和处理办法。很多学校都规定了论文抄袭检测结果认定标准。不同学校规定的文字复制比可容忍最高值不尽相同,有的规定文字复制比小于等于20%可进行答辩,有的则更宽松一些,规定小于等于30 %、35%或40% 就可以进行答辩。而且很多学校都在检测处理办法中有这样类似的规定,大致为如果经检测论文文字复制比大于可通过检测的最大值(如30%),也就是说有疑似抄袭行为情况发生,则需经过一系列改动后,将论文的复制比降低到可通过检测的最大值以下(如30%)方能参加答辩。上述类似规则在英国高校也普遍适用,但区别在于,英国大学中,通常学生的学位论文的文字复制比要低于10%,否则论文就会被认定不合格。我国的规定相比与英国还是稍显宽松了,进一步加以严格会更利于学术不端行为的遏制。
 
三、规范理解的差别
(一)参考文献与剽窃
我们知道,撰写学位论文具有很强的学习和学术实践性。完成论文的前提就是充分了解所研究题目下前人的成果,并对比自己的认识分析差异和共识。所以导师通常鼓励甚至要求学生尽可能多的搜集和运用前人资料以及相关的前沿知识,避免重复的低水平研究。当然,引文行为的目的不仅于此,学者们对此有过很多讨论,比如Garfield 和M. Weinstock 都曾分别提出过引用文献的15 种动机。同时,一些学术期刊也在《投稿须知》中要求文章要“有一定的文献引用量”或直接规定“文献总引用量不得少于 20 条”。参考文献对于撰写论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论文重要的组成部分。但中国的学生往往对于参考文献与剽窃的关系感到困惑——既然参考文献如此重要,为什么我的论文在借鉴其他文章后,往往会被检测出文字复制比不符合要求呢?这就涉及到我国学生在认识上存在的一些误区,比如认为只有剽窃他人学术观点或成果才属于违反学术规范的行为,而剽窃他人话语或非观点的其他内容则不算违反学术规范;比如认为只要注明来源,就可以随便使用他人语句,甚至可以大量的直接引用。这导致我国学生在撰写论文过程中出现大量的“不注”或“伪注”:要么出于懒惰、心虚或忌惮文字复制比而不做任何注释,而是经过词句修改,当做自己撰写的文章;要么为了应付学校论文写作要求或显示论文质量而随便找一些并未参考的文献做假注释。结果是学生论文写作严重不规范、违反学术规则甚至触犯法律。事实上参考文献的使用不会引起剽窃。以英国的情况为例说明,英国高校对学生论文写作规定比较严格而死板。论文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研究文献回顾”,要占到论文篇幅的20%。这一部分的书写是为了保证和展示作者对所研究领域具有足够的了解。而且英式论文的参考文献往往很多,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有时甚至会达到200 多篇。文献参考是被鼓励的,但是必须注意遵守引用规则。主要是:
1.对观点进行引用要重新总结。根据所攒写文章的需要,使用自己的语言重述所引用的内容,并且按照学术规范明确注释;
2.对数据进行引用时,要配合数据使用的环境、条件等因素加以引用,并且标明数据来源,同时注释;
3.如果要引用一些类似格言等经典语言,必须要直接引用原文的,要在所撰写的文章中将这些词句用双引号括起来,表明是原文引用并加以注释。
(二)文字复制比与剽窃
如上文所述,很多学校都规定了一篇学位论文中文字复制比的可容忍最高值。然而这样的规定容易使人误解,认为这个最高值是文章可以抄袭的可容忍值。而实际操作中很多学校也的确如此,如果某学生的论文检测结果低于学校规定的文字复制比可容忍最高值,则即使其文章中存在未经加引注的剽窃成分,也可通过检测。这无疑是可笑的,也纵容了学生的学术不端行为。参考英国大学的规定可以发现文字复制比与剽窃的关系有两重含义:第一,学生论文绝不可剽窃,否则要承担不利后果;第二,在没有剽窃的前提下要按照引用规范(如英国大学普遍使用的哈佛体)合理的引用参考文献。对于直接引用部分在全文中的占比有所限制,而这一限制就是不能超过文字复制比的可容忍最高值。同时,间接引用部分要对参考文献做充分的转述,否则也会被计算入文字复制比。如果这两种情况出现的过多,会因文字复制比超过可容忍最高值而被认为是不符合论文写作要求,但并不属于“剽窃”的范畴。总之,文字复制比过高并不一定意味着存在剽窃情况,也可能属于引用不当,要由导师和校方再进行判断。剽窃决不允许,而引用不当还可有机会进行修改。
 
四、承担的责任
(一)行政责任
对于剽窃行为应负何种责任,在我国高等教育范围内有如下规定,比如《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54 条载明:“学生剽窃、抄袭他人研究成果,情节严重的,学校可以给予开除学籍处分。”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也有相关规定。各高校也有针对此问题的设置了不同的责任形式,如延缓答辩、允许自动退学、退学或取消学位申请资格等等。再如答辩无效、暂缓授予学位,不授予学位,撤销已授予的学位等等。可以看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对于剽窃行为应付责任虽有规定,但还不够具体和系统化。英国高校建立了一套统一的剽窃处罚标准,用点数划分学生抄袭论文严重程度的等级。抄袭的情况越严重,点数值就越大,当事人承担的责任也越重。假如一名学生在作业中出现抄袭行为,第一次记280 点,可能被处以正式警告、论文计零分、重写等形式的处罚。如果他第二次又犯抄袭则会记400 点,对其处罚会相应加重,可能包括该篇论文记为零分并重写,且由于之前抄袭行为的存在,重写之后的论文也会扣除相应分数;或根本不被给予重写机会而直接将论文记为零分。如果这名学生之后又发生请他人代写论文的行为,则由于其已存在两次抄袭行为,将记635 点,可能被处以相关科目成绩零分且不能重修,或毕业成绩降等,甚至开除。”这种累积的方法比较科学,对学生起到了警示作用,也不至于使学生一次性承受过于严厉的处罚。
(二)法律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对剽窃行为的规制不仅仅局限在学校的规定当中。上溯到更高位阶,对剽窃的规制也出现在我国《著作权法》当中,行为人为剽窃等违法行为的需要负相应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要承担刑事责任。然而我国刑法起刑点较高,对于知识产权犯罪通常将以盈利为目的视为要件。而英国在此问题规定上门槛更低。1988 年《英国版权法》107 条规定了大量侵犯著作权而构成犯罪的行为,其中也包含剽窃行为构成犯罪的情形。比如“在非商业过程中以损害版权所有人利益的程度散发,版权作品之侵权复制件,而且行为人知道或有理由认为此种复制件侵犯版权”则构成犯罪。而该条第(4)款也规定了犯罪人应当承担的处“6 个月以下监禁或不超过法定最高限额的罚金”等等刑事责任。可见,英国对此规定并不以盈利为目的,较我国更为严厉。
 
综上,我国可借鉴英国高校的经验,对学术规范进行规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术习惯,澄清高校学术环境。

㊣ 转载请附上文章链接并注明:论文降重 » 中英高校学生论文抄袭规制的分析比较

㊣ 本文永久链接:http://www.papereasy.com/article/118.html

相关热词搜索: 抄袭 比较 上一篇:知网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使用体会 下一篇:参考文献标注混乱的几种情况